粉色视频观看在线播放免费_快射视频欧美_95后国产对白影音先锋互動交流_日韩毛片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人伦禁忌dvd放荡欲情_19岁rapper大陆林贰佰_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免费黄色视频在线网站_亚洲av日韩久久久_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观看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網(wǎng)站XML
<fieldset id="gooi0"><menu id="gooi0"></menu></fieldset>
 
·上海泰貴科教設備有限公司祝賀大家馬年鴻運,馬到成功!
  產(chǎn)品分類  
心肺復蘇訓練模擬人
護理技能訓練模型
氣管插管訓練模型
婦嬰技能訓練模型
臨床綜合技能訓練模型
人體骨骼模型
人體針灸模型
頭骨模型
椎類模型
關節(jié)模型
上下肢骨盆模型
軀干模型
腦模型
消化系統(tǒng)模型
耳鼻喉眼模型
頭部模型
心臟模型
肺模型
皮膚模型
牙齒模型
泌尿及生殖系統(tǒng)模型
人體解剖模型
全科醫(yī)生
中醫(yī)技能教學儀器
汽車駕駛模擬器
駕校駕吧驗收設備
  聯(lián)系我們  
上海泰貴科教設備有限公司
Email:shtaigui@163.com
電 話:021-55155307 55155308
傳 真:021-55155308
手 機:13331878229(鄭經(jīng)理)
地 址:上海市云南南路261號
 
  新聞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 >> 新聞中心
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模型,模擬人
作者: 日期:2014-8-22 10:00:24 人氣:

咨詢熱線:021-55155307,上海泰貴公司專業(yè)生產(chǎn):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模型,模擬人,護理技能訓練模型,急救技能訓練模型,臨床醫(yī)學技能訓練模型,醫(yī)學模型,醫(yī)用教學模型等。 

 

 

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模型,模擬人

 

 



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模型,模擬人-相關文章

1.腹部觸診方法

  (1)被檢查者應排尿后取低枕仰臥位,雙手自然置于身體兩側,兩腿屈起稍分開,腹肌放松,做深而均勻的腹式呼吸。

  (2)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右側,前臂應與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,檢查時手要溫暖,手法要輕柔。

  (3)按順序觸診腹的各部。一般從左下腹開始,逆時針方向進行檢查;原則是由下而上、先左后右、從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變區(qū)域。

  (4)邊觸診邊觀察被檢查者的反應與表情,對精神緊張或有痛苦者應給以安慰和解釋。

  (5)觸診手法的應用:①淺觸診法:腹壁壓陷1cm左右,用于檢查腹壁的緊張度,表淺的壓痛、腫塊、搏動和皮下脂肪瘤、結節(jié)等;②深觸診法:腹壁壓陷2cm以上,用于檢查壓痛、反跳痛以及腹腔臟器、腹內腫物的狀況;③滑動觸診法:觸及腹腔臟器或腫塊時,在其上作上下、左右的滑動觸摸,以了解臟器或腫塊的形態(tài)及大小;④雙手觸診法:用于檢查肝、脾、腎和腹腔內腫塊等;⑤浮沉(沖擊)觸診法:用于大量腹水時檢查深部的臟器和腫塊;⑥鉤指觸診法:用于肝、脾檢查。

  (6)注意事項:①為避免被檢查者腹肌緊張,檢查者可先將手掌置于腹壁上,使被檢查者適應片刻,再行觸診檢查;②檢查時可同時與被檢查者交談,轉移其注意力,減少腹肌緊張;③各種觸診手法應結合不同的檢查部位,靈活應用。

  2.壓痛及反跳痛

  (1)壓痛:正常腹部觸診時無疼痛感,重按時可有一種壓迫感。觸診時,由淺入深進行按壓,發(fā)生疼痛者,稱為壓痛。壓痛多來自腹壁或腹腔內的病變,如果抓捏腹壁或仰臥屈頸抬肩時觸痛明顯,可視為腹壁病變,否則多為腹腔內病變。腹部壓痛常因炎癥、結核、結石、腫瘤等病變引起。

  壓痛的部位常提示相關腹腔臟器的病變。臨床常見的壓痛點和壓痛部位有:①闌尾點叉稱麥氏點,位于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外1/3處,闌尾炎時此處有壓痛;②膽囊點,位于右側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,膽囊炎時此處有明顯的壓痛;③急性肝炎時,可在右季肋部、上腹部產(chǎn)生壓痛;④十二指腸潰瘍可在中上腹部產(chǎn)生壓痛;⑤胰腺炎癥,可在左側腹部產(chǎn)生壓痛;⑥子宮及附件的疾病,可在下腹部產(chǎn)生壓痛等。

  (2)反跳痛:在檢查到壓痛后,手指按壓在原處稍停片刻,使壓痛感稍趨于穩(wěn)定,然后迅速將手抬起,如果被檢查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,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,稱為反跳痛。反跳痛的出現(xiàn)是腹膜壁層受到炎癥累及的征象,見于腹內臟器病變累及鄰近腹膜、腹膜炎。腹壁緊張,同時伴有壓痛和反跳痛,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體征,稱為腹膜刺激征(或腹膜炎三聯(lián)征)。

  3.肝臟觸診:主要了解肝臟下緣的位置和肝臟的大小、質地、表面、邊緣及搏動等。

  (1)單手觸診法: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右側,將右手四指并攏,手掌平放于被檢查者右上腹部(或臍右側),使示指橈側緣面向肋緣。配合被檢查者的腹式呼吸運動,呼氣時手指壓向腹部,吸氣時手指自下而上向肋緣方向探觸下移的肝臟邊緣。如此反復,手指逐漸向肋緣方向移動,直到觸及肝下緣或肋緣為止。分別在右鎖骨中線和前正中線的腹壁垂直線上觸摸肝下緣,并測量其與肋緣或劍突根部的距離,以厘米表示。

  (2)雙手觸診法:檢查者右手位置同單手觸診法,左手托住被檢查者的右腰部,拇指張開置于肋部;觸診時左手向上托起右腰部,并限制右下胸壁擴張,以增加橫膈肌下移的幅度,提高觸診的效果。

  (3)肝大的測量:第一測量:右鎖骨中線上,肝上界(肝相對濁音界)至下緣之間的距離。第二測量:右鎖骨中線上,肝下緣距肋弓的距離。第三測量:前正中線上,劍突基底部至肝下緣的距離。正常肝臟于肋下≤1cm,劍突下≤3~5cm,上下徑9~11cm。肝臟彌漫性增大見于肝炎、肝淤血、脂肪肝、早期肝硬化、白血病、血吸蟲病;局限性增大見于肝膿腫、肝囊腫、肝腫瘤。

  (4)肝臟觸診的內容:①肝臟大。航】等说母闻K一般在肋緣下觸摸不到。如觸及肝臟,且質地柔軟、邊緣較薄、表面光滑、無壓痛和叩擊痛者,應考慮肝下移?蛇翟\肝上界,如肝上界相應降低,肝臟上下徑正常,則為肝下移;如肝上界正;蛱Ц撸瑒t為肝大。②肝臟質地:一般將肝臟質地分為三級:質軟、質韌(中等硬度)和質硬。正常肝臟質地柔軟,如觸摸口唇;質韌者如觸鼻尖,質硬者如觸前額。③肝臟表面形態(tài)及邊緣:觸及肝臟時應注意肝臟表面是否光滑,有無結節(jié),邊緣是否整齊。正常肝臟表面光滑、邊緣整齊、薄厚一致。肝淤血、肝炎、脂肪肝者,肝臟表面光滑,邊緣圓鈍;肝硬化者,肝臟表面有小結節(jié),邊緣不整齊;肝癌、多囊肝者,肝臟表面呈粗大不均勻的結節(jié)狀,邊緣厚薄也不一致;巨大型肝癌、肝膿腫和肝包蟲病者,肝臟表面呈大塊狀隆起。④肝臟壓痛:正常肝臟無壓痛。當肝包膜有炎性反應或被增大的肝臟牽拉時,則有壓痛。急性肝炎、肝淤血時,常有輕度彌漫性壓痛;較表淺的肝膿腫有劇烈而局限性壓痛。

 、莞闻K搏動:正常肝臟觸不到搏動,當肝大壓到腹主動脈或右心室增大到向下推壓肝臟時,可出現(xiàn)肝臟搏動。

  由于肝臟病變的性質不同,物理性狀也各異,故觸診時須逐項仔細檢查,綜合判斷其意義。如急性肝炎時,肝臟可輕度增大,質稍韌,表面光滑,邊緣鈍,有壓痛;慢性肝炎時,肝大較明顯,質韌或稍硬,壓痛較輕;肝淤血時,肝可明顯增大,表面光滑,質韌,邊緣圓鈍,有壓痛,肝頸回流征陽性為其特征;脂肪肝時,肝大,質軟或稍韌,表面光滑,但無壓痛;肝硬化早期肝常增大,晚期則縮小,質較硬,表面可觸及小結節(jié),邊緣銳利,無壓痛;肝癌患者肝逐漸增大,質地堅硬如石,表面高低不平,有大小不等的結節(jié)或巨塊,邊緣不整,壓痛明顯。

  (5)注意事項:①觸診時手掌應緊貼腹壁,隨呼吸運動而上下起伏。吸氣時,手指上抬的速度應落后于腹壁的抬起;呼氣時,手指應在腹壁下陷前按壓。②檢查腹肌發(fā)達者,右手應置于腹直肌外緣向上觸診,避免將腹直肌腱誤認為肝下緣。③如遇右腹飽滿者,應考慮肝大因素,觸診時,右手應置于右鎖骨中線在腹部垂直線平臍水平或自右髂前上棘位置,開始觸診。

  ④如遇腹水患者,可采用浮沉觸診法,待排開腹水后,手指有物體浮起的感覺。⑤腹腔內容物的鑒別:腹直肌腱左右兩側對稱,不超過腹直肌外緣,不隨呼吸運動上下移動;右腎下極位置較深,邊緣圓鈍,不向兩側延展;橫結腸為橫向索條狀物,可用滑動觸診法鑒別。

  4.脾臟觸診

  (1)單手觸診法:被檢查者取仰臥位,雙腿屈曲或取右側臥位,右下肢伸直,左下肢屈曲。

  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右側,將右手掌平放于其左上腹部,中間三指并攏,示指橈側緣面向肋緣,自臍水平線開始觸診。自下而上與被檢查者的腹式呼吸配合,手指向肋緣方向探觸下移的脾臟邊緣,手指逐漸向肋緣方向移動,直到觸到脾下緣或肋緣為止。

  (2)雙手觸診法:被檢查者取仰臥位,雙腿屈曲,檢查者左手繞過其腹前方,手掌置于其左胸部第9~11肋處,將脾從后向前托起。右手掌平置于上腹部,與左肋弓成垂直方向,以稍微彎曲的手指末端輕壓向腹部深處,隨被檢查者吸氣時向肋弓方向迎觸脾,直至觸到脾緣或左肋緣。如脾臟輕度增大而仰臥位不易觸到時,可囑被檢查者取右側臥位,右下肢伸直,左下肢屈曲,則較易觸及。

  (3)脾大的測量:①第Ⅰ線測量(甲乙線):左鎖骨中線與左肋緣交點至脾下緣的距離;②第Ⅱ線測量(甲丙線):左鎖骨中線與左肋緣交點至脾臟最遠點的距離;③第Ⅲ線測量(丁戊線):脾臟右緣與前正中線的距離。測量結果以厘米表示。

  臨床上常將脾大分為三度:深吸氣時,脾緣不超過肋下2cm為輕度增大;超過2cm至臍水平線以上為中度增大;超過臍水平線或前正中線為高度增大。

  正常人體的脾臟不能觸及。罹患內臟下垂、左側胸腔積液、積氣等疾患,膈肌下降,觸診時能觸及下移的脾臟,除此之外能觸到脾臟則提示脾大。觸到脾臟后應注意其大小、形態(tài)、質地、表面光滑、有無壓痛及摩擦感等。脾臟輕度增大見于慢性肝炎、傷寒、粟粒性結核、急性瘧疾、感染性心內膜炎、敗血癥和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等,一般質地柔軟。脾中度增大常見于肝硬化、瘧疾后遺癥、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、慢性溶血性黃疸、淋巴瘤、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等,質地一般較硬。脾高度增大,表面光滑者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、黑熱病、慢性瘧疾和骨髓纖維化癥等;表面不平而有結節(jié)者見于淋巴肉瘤和惡性組織細胞病。脾臟表面有囊性腫物者,見于脾囊腫。脾臟壓痛見于脾膿腫、脾周圍炎和脾梗死。脾周圍炎或脾梗死時,由于脾包膜有纖維素性滲出,并累及壁層腹膜,故脾觸診時可有摩擦感。

  (4)注意事項:①觸診時按壓要輕柔,不宜過重,以免將脾臟推入腹腔深部,更不宜觸及;②脾大的形態(tài)不一,應仔細觸診,認真感觸;③脾臟切跡為其形態(tài)特征,有助于與腹腔臟器或其他腫塊鑒別;④腹腔內容物的鑒別:左腎位置較深,表面光滑,邊緣圓鈍無切跡;肝左葉,可沿其邊緣向右觸摸,如發(fā)現(xiàn)其隱沒于右肋緣或與肝左葉相連,則為肝臟;結腸脾曲腫物,質硬,近似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。

 5.液波震顫

  被檢查者平臥,醫(yī)生以一手掌面貼于患者一側腹壁,另一手四指并攏屈曲,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,貼于腹壁的手掌隨叩擊有被液體波動沖擊的感覺,見于大量腹水,腹水量常在3000~4000ml以上。為防止震動波沿腹壁傳導出現(xiàn)假陽性,可囑患者(或第三人)用手掌尺側緣輕壓在臍部。

     6.振水音

  檢查時被檢查者仰臥,醫(yī)生以耳湊近上腹部,同時以沖擊觸診法震動上腹部,可聽到氣、液撞擊的聲音,為振水音。也可用聽診器進行聽診。正常人見于餐后或飲多量液體時。如果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~8小時仍有此音提示幽門梗阻或胃擴張。

  7.腹部腫塊(或包塊):包括增大的臟器、炎癥性腫塊、囊腫、淋巴結、良性腫塊、惡性腫瘤、胃內結石、結腸內糞塊等。腹部觸及腫塊,應注意其位置、大小、形態(tài)、質地、壓痛、移動度和有無搏動等。

    8 腹壁緊張度:正常腹壁柔軟,緊張度增加見于腹膜炎、血腹、大量腹水

膽囊:正常人不能觸及,如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緣觸及一梨形或卵圓形張力較高的包塊,隨呼吸上下移動,即為腫大的膽囊,見于膽囊炎、癌及結石,壺腹癌引起的膽囊腫大無壓痛。Murphy征陽性和Courvoisier征陽性的區(qū)別。

腎臟:采用雙手觸診法,正常人一般不能觸及,小兒或消瘦者可觸及右腎下極。腎、輸尿管壓痛點:季肋點――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點處,相當于腎盂位置;上輸尿管點――臍水平線上腹直肌外緣;中輸尿管點――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緣,相當于輸尿管第二狹窄處;肋脊點――背部第12肋骨與脊柱的夾角的頂點;肋腰點――背部第12肋骨與腰肌外緣的夾角頂點。腎及尿路炎癥或結石病變時,上述各點可有壓痛。

膀胱:充盈的膀胱可在恥骨上方捫及,呈半球形囊樣感,排尿后消失

胰腺:正常不能觸及

腹部觸診是確定胎兒位置的一種方法。胎兒位置的正不正,對分娩過程有很大影響。換句話說,是決定分娩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。

    腹部觸診首先應注意腹壁肌的緊張度,有無腹直肌的分離,并注意羊水的多少及子宮肌的敏感程度。用手測宮底高度、用軟尺測恥上子宮長度及腹圍值。隨后用四步觸診法檢查子宮大小、胎產(chǎn)式、胎先露、胎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銜接。

    胎位,從胎兒身體的長軸與母體長軸關系來看,有兩種產(chǎn)式:兩長軸相平行的,是直產(chǎn)式;兩長軸相垂直的,稱為橫產(chǎn)式。

  直產(chǎn)式又有頭先露和臀先露之分。胎頭朝下,最先進入骨盆的,叫做頭先露(即頭位);胎兒臀部朝下,最先進入骨盆的,叫做臀先露(即臀位)。足月胎兒中頭位最多,為正常胎位,約占95-96%,臀位很少,僅為3-4%左右,剩下來不到1%的橫產(chǎn)式,又叫橫位。臀位和橫位都是異常胎位,不利于分娩。即使頭位,如果胎頭不俯屈反而仰伸,也有可能造成難產(chǎn)。

    因此,檢查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非常重要。在妊娠28周前,由于胎兒小,羊水多,胎兒在子宮內有比較大的活動范圍,胎位易于變動,約有半數(shù)以上的胎兒是臀位或橫位。及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胎位,采用一定的輔助手法,尚不難加以轉位。而妊娠32周以后,胎兒長大,與子宮壁貼近,羊水相對減少,胎位相對比較恒定,如果直到這時才進行產(chǎn)前檢查,萬一胎位不正,就很難糾正了。

    分娩過程能否順利進行與胎位是否正常有很大關系。所以產(chǎn)前檢查必須及時確定胎兒在子宮里的位置。如果在妊娠末期才進行檢查,即使發(fā)現(xiàn)胎位不正,也很難糾正了。

腹部觸診術《摘自民間診病奇術》


診病

腹部觸診術是檢查者直接用手按壓、接觸腹部的一種診斷技術。其中包括接觸、揣摸、按壓、叩敲被檢查者的腹部,以了解腹部肌膚涼熱潤燥,肌緊張的程度,疼痛的性質、部位,腫塊的形態(tài)、質地以及腹部臟器的情況,為進一步深入探明疾病的性質、部位,判斷病情,確定治療原則提供確切的依據(jù)。施以腹部觸診術時,被檢查者一般取仰臥位,頭部枕以低枕頭,兩腿自然屈曲,兩足底著床,使腹肌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兩手沿其兩脅伸展,自然呼吸,檢查者站于被檢查者右側。雙手要暖和,室內自然光線要充足,溫度要適中,檢查動作要輕柔協(xié)調。由腹部中央向兩側按壓,先輕后重,由淺而深。腹痛患者應先從無痛感的一側按壓,最后再予按壓疼痛點,以免引起腹肌緊張,影響腹部其他部位的檢查。

(一)腹部壓痛對應病癥

1、按壓腹部出現(xiàn)疼痛者,提示罹患實證;按壓腹部疼痛減緩者,提示罹患虛證。

2、胃脘部脹悶,按之出現(xiàn)疼痛者,稱為“小結胸”,為痰熱互結所致;胸脘腹部皆見硬滿疼痛,手不能近者,稱為“大結胸”為痰水相結所致。

3、腹部輕按即疼痛者,提示病在表淺部位;腹部重按方出現(xiàn)疼痛者,提示病在深部;若其疼痛范圍小者,提示病灶局限;若其疼痛范圍大者提示病灶范圍大,病情較重。

4、腹部出現(xiàn)疼痛,按之痛甚或拒按者,提示邪實內阻,如瘀血證、胃腸燥結等癥,亦主寒甚。

5、無論是男是女,若臍下至曲骨穴,見有一條筋脈如同繩索,以指按之不得解者,為淋證、癃閉之征兆。

6、少腹之左側,觸摸見有條索狀,對于擦過性之壓力出現(xiàn)急迫性疼痛者,稱為“少腹急結癥”,該腹征多見于女性,乃瘀血之征兆。檢查時應有一定技巧。其方法是囑受檢查者兩腿伸直,檢查者用手指尖輕輕觸及少腹左側的皮膚,然后迅速從臍旁像擦過去那樣移向髂窩,如患有少腹急結癥,受檢查者就會突然感到疼痛而屈膝,即使意識不清的患者,會出現(xiàn)皺眉的動作,并有盡量避開檢查者手的表示。但須注意,若僅用力按壓時所產(chǎn)生的疼痛感覺,并非少腹急結癥。

7\按壓腹痛之處,若固定不移,刺痛不止者,為內有瘀血;若按之脹痛,痛處按此連彼者,提示病在氣分,多屬氣逆之癥。

8、按壓腹部,無腹直肌攣急之表現(xiàn),腹部軟而無力,但腸管蠕動則亢進,即所謂的“皮起,出見有頭足,上下痛不可觸近”。該體征也屬腹肌拘急或里急之證,是屬虛證,即使伴有便秘等見癥,也應禁用瀉下藥。

9、以其食指輕觸臍部周圍,若即出現(xiàn)壓痛表現(xiàn)者,其腹直肌也多有攣急表現(xiàn),脈弦緊,臍之兩側見有壓痛者,為血瘀之征兆。

10、臍之左方至臍下均有抵抗性壓痛者,為體內有瘀血之征兆。

11、臍之右方至臍下出現(xiàn)硬結,且有抵抗性痛煮 氣血瘀滯,濕熱郁結于小腹部之征兆。

12、心下處見有疼痛膨脹感,立位時有壓痛感,心下和左腹部有時出現(xiàn)硬結者,提示罹患多種胃病以及肋間神經(jīng)痛、胸痛慢性胰腺炎等病癥。

13、若見腹痛牽引兩脅,按之則軟,吐水則痛減者,提示為水氣;若見繞臍而痛,按之硬者,為燥屎干結于腸內所致;若見臍腹疼痛時作時止,按之其形如筋結,久按轉移,或指下如蚯蚓蠕動,或高低凹凸,按之起伏聚散,上下住來,浮沉出沒者,乃蟲積所致。

14、若見腹部呈局限性腫脹,按之疼痛者,提示為損傷或瘡瘍所致;若表皮發(fā)熱、按之局部灼熱烙手,且疼痛拒按者,為內癰之征兆;若痛在心下臍上,硬痛拒按,按之痛甚者,為食積之征兆;若痛在臍傍小腹,按之有塊狀應手者,為血瘀之征兆。

15、用食指和中指從腹部皮下沿正中線可觸及如同鉛筆芯狀線,稱為“正中芯”。觸診時,與芯線呈垂直角度上下探摸,除醫(yī)者手指有感覺外,患者并有疼痛感出現(xiàn)。提示罹患虛證多為脾虛或腎虛,較為難治。

16、腹部按之不痛者,為常態(tài)或病癥較輕,若見疼痛者為局部有病變,一般痛愈痛者病愈重。但也有某些病患者,病之初時,體壯而邪盛,正氣旺盛,故疼痛劇烈;病久體羸氣竭,疼痛反見輕或無疼痛感出現(xiàn),故應引起必要的注意。

(二)、腹內積塊對應病癥

腹部觸診積塊時,應注意其大小、形態(tài)、軟硬、有無壓痛、能否活動、表面光滑度等的一系列具體情況。

1、若見腹中有積塊,應手而不溫,重按見移動或痛甚者,為腹背罹患癥瘕之征兆。腹內有動者為積,腹內有動如彈指者為氣積;按之可移者為聚,按之不移者為癥。

2、若見左少腹部作痛,按之累累有硬塊者,為腸中有宿便;若見右少腹作痛,按之疼痛加重,且有反跳痛感,局部包塊應手者,提示罹患腸癰一病。

3、若見包塊推之不移者為癥,可動者為瘕。固定不移之包塊往往導致虛勞、腹水或腫脹。

4、若見腫塊按之柔軟,且有水鳴音者,為飲邪內聚所致;若見腫塊較硬,但按之無痛感者,提示罹患結核、瘰疬等病癥。

5、若見臍之兩旁有筋脈拘急,如臂如指者,為痃氣所致。

6、心之積位于臍上;脾之積位為臍中;肝之積位為臍左;肺之積位為臍右腎之積位于臍下;胃之積位以中脘穴為中心而位于脾之上;大腸之積位于左天樞穴下方;小腸之積位于右天樞穴下方;三焦之積位以石門穴為中心,而位于臍下;膀胱之積位以中極穴為中心,而位于下腹部。

7、若見包塊經(jīng)常性存在而不散,痛有定處,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為積,病在血分;若見包塊時聚時散,痛無定處,按之無形為聚,病在氣分。

8、若見腹中腫塊較大者,提示所患之病深重;若見腫塊生長速度快者,提示其預后不良;若見腫塊形態(tài)不規(guī)則、表面或邊緣不光滑、推之不動者,提示所患之病為重癥,預后不良。

9若見婦女小腹部有積塊者,多為血瘕之征兆;若見男性小腹部有積塊,推之可移動者,多為疝氣之征兆。待續(xù)

(三)腹壁的軟硬程度對應病癥

1、若腹壁按之柔軟而重按臍腹有力者,為正常人之表現(xiàn)。

2、若見腹壁薄弱而廓小,按之較硬而無彈性,或虛軟如同水上浮紙,且無根底者,多為病情危重之征兆。

3、若見腹壁憨厚而廓大,按之柔軟而有力感,或腹部按之如同水上浮板,且有根底可應者,提示有神,亦主高壽。

4、若見腹壁按之堅硬,為腹肌緊張所致,提示邪實居內,多為危重癥之征兆,常兼有腹痛等癥,為外科、婦科急

腹癥表現(xiàn)之一。

5、罹患有外感病,用手做腹部按壓,若未見發(fā)硬者,提示邪在外表,病較易治;若用手按壓腹部,見有硬痛表現(xiàn)者,

提示邪已入里,病較難治。

6、做腹部檢查時,在腹壁深層、臍上之左右兩側可觸及猶如按琴弦或木棒之感受覺者,稱為“攣急”或“里急”,

可見于腹部的多種疾病。若單純出現(xiàn),則為腹肌緊張之表現(xiàn),若伴有壓痛者,則多為腹內有炎性病變之故。

7、若見腹壁瘦薄,在臍腹部按壓,見濡軟無力者,為虛證之征兆;若按壓見軟弱無力者,為臟氣虛損之征兆;若用手

按之如指入柴灰樣,為臟腑精氣衰竭之危兆;若用手按壓,陷凹久久不起者為水停肌膚之征兆;若在臍下應手陷凹者,

為腎虛之征兆。

8、瘦削之人,其腹力衰弱,但大便后則更為衰弱;肥胖之人,其腹力旺強,大便燥結者其腹力更旺強。

9、若按心下如同觸及木板者,為心下痞堅之征兆,多由心臟功能障礙所致,臨床表現(xiàn)為咳嗽、水腫、呼吸急促,甚至

不能平臥。

10、若見右側腹部腹肌攣急,提示罹患精神失常、癲癇等疾病。

11、若見小腹部感覺不敏感或有功能障礙者,按之感覺無力,且有明顯的空虛狀者,稱為“小腹不仁”,為腎虛之征

兆。多見于截癱所致昏迷患者,或腹部手術后大小便功能障礙者。

12、按壓小腹部,若從臍下至恥骨聯(lián)合附近的腹直肌均呈痙攣狀態(tài)者,為下焦虛證之征兆。其中,發(fā)病程度較輕者,

稱為“小腹拘急”;發(fā)病程度較重者,稱為“小腹弦急”。

13、若自覺少腹脹滿膨隆,按之局部有抵抗感者,稱為“少腹硬滿”,有水癥和血癥之分。水證者小便不利,血證者

小便通利。以資鑒別。

14、若見上腹部腹直肌攣急,胃脘部自覺有物梗阻而煩悶不舒,按之局部有緊張感,但下腹部柔軟者,稱為“心下支

結”,可見于外感、雜病等多種病癥。

15、若見腹部脹滿,按壓腹壁其張力較低或腹壁松弛;或腹壁緊張、發(fā)硬,但按壓時感覺無力者,提示為虛證。若見

腹壁雖較軟弱,但按壓時可見有底力者,為實證之兆。

16若將四指并攏,在其心下部位做觸摸檢查,局部見有彈性的抵抗感,但無壓痛感者,稱為“心下痞硬”多由胃脘疾患所致。

17、患者自覺胸脅苦滿,醫(yī)者拇指自其季肋下向上方按壓,出現(xiàn)明顯抵抗感,且同時患者感覺氣短、痛苦加重,可出現(xiàn)于單側或雙側。若見于右側者,提示罹患有肝膽疾患有;若僅有輕度的胸脅苦滿和臍之左側出現(xiàn)輕微的抵抗壓痛感,則

為肝郁血虛之征兆。

18、酗酒者,其鳩尾穴下如同板狀,其左右更甚者,為酒氣甚而血凝滯之征兆。見此者,3—5年內定吐黑血

四)腹部皮膚的潤燥變化對應病癥

1、若見腹部皮膚潤澤,為元氣充足之征兆,外感受邪熱雖重,但其熱易退;若見腹部皮膚枯燥無潤澤,為元氣不足、

陰分衰弱之征兆;若見虛火亢盛者,則病情重而難愈。

2、若見腹部局部皮膚甲錯,或無毛之處突生毳毛,按之拘急或板硬者,為瘀血或癥瘕之兆。

3、若見臍下甲錯,為小腹內有瘀血之征兆。

4、若腹部皮膚潤滑,乃津液未傷之征兆;若見腹部皮膚干燥,手心捫之有明顯的枯燥感者,為津液已傷之征兆;常

見于久病血瘀、大便燥結等病癥。

5若見腹部皮膚膩滑且有光澤者,為血氣旺盛之征兆;若見腹部皮膚枯燥者,為血虛之征兆。

(五)腹部皮膚溫度變化對應病癥

1、若腹部皮膚按之發(fā)熱或熱灼炙手者,提示罹患熱癥;若腹部皮膚喜冷而拒按者,提示罹患實熱癥;若心下動而皮膚熱灼炙手者,提示熱勢更重。

2、若腹部皮膚按之發(fā)涼者,提示罹患寒證;若腹部皮膚發(fā)涼而拒按者,提示罹患寒實證;若以暖手按壓感覺舒適者,提示罹患虛寒證;若見臍下寒者,提示腎陽不足;若見臍周發(fā)涼者,脾胃虛冷;若見臍上發(fā)涼者,為心肺陽虛之征兆;若見兩脅腹部發(fā)涼者,為肝膽生發(fā)之氣不足之征兆。

3、若初按即感灼手者,為脾胃有熱而實火內充之征兆;若久按灼手者,則為脾虛而陰火內伏之征兆。

4、罹患有危重癥,若見少腹冰涼者,為陽氣欲絕之征兆;經(jīng)有效治療后,若臍下轉溫者,為陽氣回復之征兆。

5、若重按腹部而熱氣灼手者,提示為伏熱之征兆,且熱不易除去;若初按不覺有熱,且久按之熱氣灼手者,提示為濕熱遏伏于內之征兆;初按熱甚,久按之熱淚盈眶更甚者,此乃邪熱熾盛于里之征兆。

6、若見身熱退后,其腹部按之仍有熱者,為熱未盡解之征兆。

7、若其脈候有熱,而腹部不見有熱者,或自感手足,按壓胸腹不見熱者,或初按覺有熱,但久按則退減者,此乃表熱之征兆。

8、若孕婦其臍下發(fā)冷,提示胎死母腹中;若其孕婦臍下溫暖,則胎兒未死,仍活在母腹中。

9、若見小兒肚腹脹滿,按之有熱者,為宿食之征兆。

六)腹壁厚薄與彈性變化對應病癥

若腹壁壘皮膚薄弱而缺乏彈性,且表而皮膚能被手指抓起者,為虛證之征兆;相反,若腹壁皮下脂肪豐富,腹部皮膚有彈性,表面皮膚不能被抓起者,為實證之征兆。

(七)采用時鐘定位法進行鑒別急腹癥

以臍部為中心點,作為時鐘的針軸,將其12點鐘位置處朝上,與會6點鐘位置處畫一條垂直線,且與腹中線重疊在一起,這樣腹部各部位的疼痛即可在鐘面上定出位置來。

1、1點鐘位置處  提示脾破裂,左側胸膜炎、肺炎。

2、2點鐘位置處  提示急性胰腺炎。

3、3點鐘位置處  提示潰瘍性結腸炎。

4、4點鐘位置處  提示左輸尿管結石、麥克爾憩室炎。

5、5點鐘位置處  男性——附睪或睪丸炎、左側腹股溝嵌頓疝或絞窄疝;女性——左側宮外孕、左側急性盆腔炎、左側卵巢扭轉。

6、6點鐘位置處  男性——急性前列腺炎、女性——痛經(jīng)、急性膀胱炎(女性多于男性)。

7、7點鐘位置處  所患疾病同5點鐘處,但位置在右側。

8、8點鐘位置處  右側輸卵管結石、麥克爾憩室炎、急性闌尾炎等病癥。

9、9點鐘位置處  局限性腸炎(克羅恩。

10、10點位置處  肝膿瘍、急性肝炎。

11、11點位置處  膽道蛔蟲癥、急性膽囊炎、急性化膿性膽管炎、肝破裂、右側胸膜炎、右側肺炎。

12、12點位置處  心絞痛、急性胃炎、胃潰瘍穿孔。

13、中心處或全鐘面  急性腸炎、腸道蛔蟲癥、腸套疊、急性機械性梗阻、急性腹膜炎、腸系膜血管栓形成等病癥


相關產(chǎn)品:

推拿手法測定儀

智能型推拿手法測定儀

背部仿真針刺練習平臺

脈象模型(4/)

YXC-III心血管智能脈診儀

智能高級推拿手法測定系統(tǒng)

智能型中醫(yī)脈象儀

智能綜合型中醫(yī)脈象儀

針刺手法參數(shù)測定儀

上一篇:胸腔閉式引流電子模型,標準化病人
下一篇:氣道異物窒息訓練模型,模具
 
新聞中心  
·心肺復蘇模擬人是什么 [22-09-24]
·CPR690大屏幕液晶彩顯高級電腦心肺復蘇模擬… [22-08-22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心肺復蘇訓練人體模型 [17-11-12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踩踏事故后應及時心肺復蘇 [17-01-12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如何進行心臟病急救? [17-01-12]
·心肺復蘇CPR2017年國際新標準操作流程 [17-01-05]
·心肺復蘇術操作方法,心肺復蘇步驟 [16-12-26]
·心肺復蘇模擬演練學習假人,真人心臟復蘇學習… [16-12-15]
·創(chuàng)傷止血包扎訓練模擬人,模型,假人 [16-12-13]
·寶應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---黃塍鎮(zhèn):舉辦心肺… [16-09-20]
技術文章  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交通事故的現(xiàn)場救護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心肺復蘇人體模型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紅十字會現(xiàn)場急救培訓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消防醫(yī)療救護應該怎么做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觸電急救方法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溺水的現(xiàn)場急救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的使用… [2014-11-04]
·心肺復蘇模擬人,成人氣道梗阻急救(自救) [2014-11-04]
·負壓引流管的護理要點 [2014-10-07]
·護理體檢的定義及目的 [2014-10-07]
  友情連接
心肺復蘇模擬人 |
網(wǎng)站首頁 | 產(chǎn)品展示 | 產(chǎn)品地圖 | 公司簡介 | 新聞中心 | 售后服務 | 公司博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(wǎng)站地圖
網(wǎng)站版權所有:上海泰貴科教設備有限公司 電 話:021-55155307 傳 真:021-55155308 滬ICP備13044508號-1
手 機:13331878229(鄭經(jīng)理) 地 址:上海市云南南路261號 業(yè)務QQ:54769480 網(wǎng)址:http://553721.cn
  • <del id="gooi0"><dfn id="gooi0"></dfn></del>
    <fieldset id="gooi0"><menu id="gooi0"></menu></fieldset><ul id="gooi0"><dfn id="gooi0"></dfn></ul>
    <strike id="gooi0"></strike>
  • <ul id="gooi0"><dfn id="gooi0"></dfn></ul>